close



Revolutionary Road
Director: Sam Mendes
Cast: Kate Winslet, Leonardo DiCaprio

本來這部沒想要寫影評的。
但看到ptt電影版的討論,卻還是忍不住動了筆。
以下絕對會有雷的…。

所謂的討論是這一篇:[普雷] 革命路上的真愛旅程
http://plamc.pixnet.net/blog/post/24332452
我很喜歡這篇影評,讓我非常有同感。不過,以下並不完全照這篇的思路走,仍是寫一些個人想法罷了。

看完這部片時,我的心裡有種莫名的衝擊,和對自己的不諒解。
我很驚訝我無法認同、同情女主角April的處境,明明在看了很多相關題材後(看此片時一直想起『The Hour』),我也理解身為50年代郊區家庭主婦的「慘況」:亦即「被社會框在一個良家婦女的形象中無法動彈,不能出外工作,只能被限制在小小的社群裡,努力地說服自己被同化,自己的價值、能力、一切都被虛無化,好像從來不曾存在過,慢慢被說服一直都是如此的,"我"本來就不存在的,"我"只是某人的妻子、某子的母親…」。
的確是種「Hopeless emptiness」。

男主角Frank的處境也沒好到哪裡去。50年代典型的丈夫形象,車站那幕最明顯:他彷彿被湮沒在和他同一印子刻出來的人群裡。他也處在這種「Hopeless emptiness」。
說句題外話,後製裡講到拍這段的過程,工作人員說,我們刻意想拍出一堆一樣的人的感覺…。看到這段,我腦子裡直接連到我在池袋車站看到的人群…,嗯…其實這個世界並沒有長進多少。

劇情的細節我懶得寫了,反正很多影評都會提。
我無法喜歡April,我能感受、理解到她的絕望,但我心裡總覺得她的人生走到這裡,她的個性扮演了很大的角色。
一開始的那場戲,雖然Frank的安慰相當不真心,而且硬要在人家心煩的時候得理不饒人,但April給我的感覺是:「沒演戲天份,試了不成功,還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遷怒他人。」此外,她在和鄰居相處時,時不時表現出一種侷傲的氣質,彷彿比起這些人她更高人一等。最讓我感到反感的是她無邊無際沒來由的巴黎夢,做人不是不能追夢,但不能不經思考,單單只是勇於追夢如果沒有能力去支撐夢想的話,往往是悲劇收場。她提出的巴黎夢,從頭到尾沒有任何根據,她一直說國際組織秘書工作好賺,但她一定能確定拿到工作嗎? 如果她已經經過面試,拿到了工作,則跨海一試也沒什麼不好,但是她沒有任何確切的把握,一切都基於「聽說」;她說她要養家,但對於除了演員夢看似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她,真的能承受異鄉的工作壓力嗎? 用他人的語言工作生活所產生的壓力,她真正能承受嗎? 如果只是年輕夫妻兩人在浪漫異國流浪個幾年,或許牙一咬就過去,還能高唱有愛飲水飽;但有兩個小孩的情況下,一切是不容許失敗的,她完全沒想到帶著兩個小孩在異鄉,沒房沒錢沒工作會是什麼下場,搬個家都吵著要帶娃娃屋的小孩,真的能在餓肚子時不哭不鬧嗎??  (對照她演完戲的那一幕,我總覺得如果她在巴黎找不到工作,她大概又會嫌Frank和小孩煩,天天吵架了吧?)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她的確沒有能力,不是沒有能力演戲或當秘書之類的,而是沒有能力認知自己。她真正需要的勇氣,不是追夢的勇氣,而是勇敢面對自己的勇氣。巴黎夢只是她逃避面對自己的方式罷了,這樣的她不管去哪裡,還是會怨懟,因為她不滿足的是自己而不是地方或身邊的人。

Frank是所謂典型的50年代中產階級,外表光鮮亮麗,卻被困在一個自己鄙視的工作及淡而無味的婚姻裡(不過他們感覺頗會吵架的…辣味加很多)。我覺得他其實只是個平凡的男子,愛說空話、會鑽漏洞、很會應付身邊的人(這樣說來…業務其實是他的天職…),想要安穩的生活,或許一個比較有趣的工作。在他心裡是否真的覺得辭去工作就能找到他想要做的事? 我其實是存疑的,他年輕時也四處打零工,也沒發掘出什麼大才能或夢想,三十歲一到他就能因為辭去工作半年就發現自己的「特別」嗎? 或許他心裡真的在害怕著,不是害怕沒有收入、不能養家,而是發現自己真的不像自己空想中的那麼「特別」。

說老實話,看完這部片我竟然同情Frank比較多(這也是我不諒解自己的地方),Frank明明就是個愛說空話、外遇、上班翹班、拿墮胎是壞媽媽的論調壓制太太April還指控她瘋掉、安慰太太時不真心、對自己和別人都沒太誠實的男人…(例如:明明很想要升官的那個工作也不老實說),我竟然同情他…。同情的點:他每次說錯話就一直很努力想談開、挽回(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相處有爭執是一定的,但如果不設法開誠佈公的討論的話,是永遠不會了解對方的);另一點是相對的,被April說不愛他時,他是完全弱勢而沒有能力反抗的(我就是同情弱勢…沒辦法);最後一點,其實只是因為他最後被「遺棄」的感覺很可憐,而且讓人覺得他是真的很深愛April的。一切都只是相對而言。很難說這樣的角色出現在另一個故事裡,我會不會同情他,例如:秘書寫的故事? 上司寫的故事? John寫的故事?

感想如上。
簡言之,這是一對怨偶的故事,因為太真實,所以看起來很難愉快。不過,的確是部好電影。
先確定自己心情適合了再看吧。


PIC from: liberalvaluesblog.com/?m=200901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omit 的頭像
    Gromit

    活著沒事看電影

    Grom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