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奏鳴曲Tokyo Sonata 2008
導演:黑澤清
Cast:香川照之、小泉今日子、役所廣司
【在第六十一屆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中,獲得僅次於大獎的評審團獎】
在飛機上看了這部電影,有種很微妙的感覺。
前面一開頭本來覺得不錯,有反映日本現實的意味,談論中年失業族不敢告知家裡,苦撐在外面假裝上班的情況,對於這點一向很難理解的我,當是探知中年失業族的心理歷程紀錄片,在選不到其他好看的電影的情況下看完了這部。
其實這部的野心頗大,除了中年失業族以外,這個家族的其他成員都頗有趣的:爸爸是個剛被裁員的前主管階層,原本在家裡有著全部的權威;媽媽是個稱職的家庭主婦,但其實心裡有許多想法、夢想很想實現;長子從無所事事到參加美軍去從軍 (這個角色其實我沒有很理解…),似乎是家裡最懂母親的人;次子是個早熟的天才音樂家,很有自己的個性。
不想詳提劇情,但對我而言,此片在役所廣司出現之後,超現實的舞台劇色彩突然變得太濃了,讓期待半紀錄片式現實主義風的我有點傻眼…。另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點是:角色有有趣的基礎,卻沒持續地發展,頗可惜。前者或許是反映Sonata的片名,所以要讓一切失去控制,使更具戲劇性;後者純粹是劇本著力不夠吧,我想。
如果此片所反映的日本有任何屬實的話,我只能說:這種貌合神離的家庭生活、無法相互坦誠的夫妻關係,實在是全世界最可怕的地獄,我不懂裡面的人們為何能忍受?
PS: 寫完之後,開始查了一下這部片的資料,許多影評紛紛寫到導演棄原本的恐怖片風格,改走家庭片風格。嗯嗯…,其實我覺得這部還是恐怖片喔~~ 至少對我來說…,沒什麼比一個家庭搞成那樣還恐怖的!!
***
以下屬閒談,只想看影評的人跳過吧~~
此次去東京旅行時,我的前室友戲稱「東京(人)都”沒開”(台語)」,Well,”沒開”有多層意義,可以說是眉頭沒開、心情沒開等等的意思,反正就概指「悶悶的感覺」。嗯…說的也是,我以前一直不知道應如何形容東京人/東京給人的感覺,看電影時常能很清楚地查覺哪些電影表達地很像,如這部和《Shall We Dance (日版)》,可是用言語我卻不知該如何表達…,沒想到我前室友倒是一語道破…”沒開”。我想這就是這城市的原罪吧!? 就算沒幹嘛,也會覺得壓力越來越大,人變得萎靡…,就像是一直待在不開窗的室內,雖溫度適中、室內也很明亮、設備充足,人卻一直呼吸不到新鮮空氣;像魚一直等不到活水,每過一刻鐘都能感受到心裡的細胞又死了幾個;像整個人慢慢被流沙吞蝕,每個小時下降雖才幾公厘,死亡也的確還有好久才會到,但卻沒有回頭路可走。
這種寫法好像我多討厭東京似的 (赫…難道不是嗎…?),我總是相信人的意志力、自我意志勝於一切的,就算是這個城市”沒開”,還是可以自己”開”囉~~ 各位日本朋友們,加油!! (我真的是真心祝福你們的~~ 相信我 ^^) 不過,對於每日要工作到”沒眠沒日(台語)”的日本上班族來說,要”開”應該也很難吧…?? 唉…你們是日本人嘛…認命一點囉~~ (總覺得有強烈的興災樂禍感…),我是真的很同情你們的,我和屈臣氏一樣發誓~~!! (不過,你們也知不實廣告這種東西嘛~~)
Pic from: http://www.impawards.com/2009/tokyo_sona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