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hacun son cinéma
(英譯「To Each His Cinema」)
坎城影展為了紀念六十週年找到了35位導演(兩對兄弟)拍了33段短片,每段三分鐘,內容是關於電影院的記憶。目前我看到的版本唯獨缺柯恩兄弟(Ethan Coen& Joel Coen)的版本,據說在特別版DVD會加進去,也會加進侯導的短片加長版。 這種片種實在是電影迷的福音啊,雖然有人覺得短片表達的東西太少、這種片種只是大雜燴,我反而覺得這種對電影/或某個主題致敬的片種很有趣,可以享受看各個導演表現該主題的手法,也可以玩「猜猜我是誰」的遊戲。
有興趣的人可在網路上觀看此片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0y_4DeR5pc/ ,或者看是要騎動物還是要其他方法的,就請大家自己想辦法。 看完了再看以下評論,再告訴我你喜歡哪些,說不定我們口味很相似呢!! 這些都是名導,又都只有三分鐘,除了特別差的以外,大部分喜好都只是口味的問題了。 下面的文章與其說是評論不如是說是我的紀錄,要不然32段看過就忘了,所以難免有劇情透露,看文章請小心別被地雷炸到喔~~
******************和善的分隔線*****************
1、Raymond Depardon, "Cinéma d'Eté"
法國導演及攝影家Raymond Depardon,電影作品以紀錄片為主。(補充:中文生平)
某阿拉伯城市(?)的夏日露天電影斷面。
就…開場咩~~
2、Takeshi Kitano, "One Fine Day"(日文原名:素晴らしき休日)
日本導演 北野武 之前只看過他的《座頭市 (Zatôichi,中譯盲劍俠)》(2003)《Dolls》(2002)
一開始的天空及田園景色真美。北野又自己上場了,看電影的人是モロ師岡。很清新有趣的一段。我喜歡~~。
出現電影:北野武自己的作品《Kizzu ritân (日文原名キッズ・リターン,英譯Kids Return,台灣譯為「勇敢第一名」,中國譯為「壞孩子的天空」)》(1996)
3、Theodoros Angelopoulos, "Trois Minutes"
希臘導演 安哲羅普洛斯,名作包括《霧中風景Topio stin omichli》(1988)《鸛鳥踟躕Meteoro vima tou pelargou, To》(1991)《尤里西斯生命之旅Vlemma tou Odyssea, To》(1995)《永遠的一天Mia aioniotita kai mia mera》(1998)。(補充:中文生平)
這段是向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致敬的,所以出現了他的電影,及貌似他的演員。
當女主角的特寫出現,突然就覺得這應該是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 吧? 下一刻就覺得,天啊,她變真老。其實她演的電影沒看過幾部(就只有《死刑台與電梯 Ascenseur pour l'échafaud》、《危險關係Liaisons dangereuses, Les》吧),大概是李幼新的書裡的照片讓我對她的輪廓依然記憶如新。
最後的Note寫:珍妮摩露主演,口白則出自珍妮摩露和馬斯楚安尼共同演出的電影.安東尼奧尼的《夜Notte, La》 (1961)。又,兩人也曾合演過安哲導演的《鸛鳥踟躕》。 果然是紀念性質很濃厚的一段。對於電影迷來說非常珍貴的一段。
我喜歡最後那句「三分鐘了」「Stop」。 不知道那黃色雨衣代表什麼??? (PS: 後來查到似乎是為了重現《永遠的一天》中的黃雨衣。
資料來源請見此網站。
出現電影:出現的電影海報及銀幕上放的電影:馬斯楚安尼的《養蜂人Melissokomos, O》(1986)
PIC 來自 http://www.douban.com/lpic/s2545244.jpg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