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World Narcissistic Abuse Awareness Day)
Johnny Depp勝訴,三項誹謗指控全部成立,陪審團判Amber Heard要賠1千萬美金損害賠償,5百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punitive damages), 但由於維吉尼亞州懲罰性賠償上限為350000美元,會再調整。Amber Heard方也有一項成立,判2百萬美元損害賠償。
六年了,終於洗清污名了,真的很為Johnny Depp高興。
想看審判前因後果的人,可以關掉網頁了。這篇不是懶人包。
首先,我一直都是Johnny Depp粉絲,所以從頭到尾有我的偏好。
只是我個性是客觀的人,所以如果有足夠主客觀實證我也會接受,像是Kevin Spacey有多數受害人出來指證,相對足以採信。
2016年Amber Heard一開始在媒體指控Johnny Depp家暴,但由於沒有實證,所以我也一直沒相信,而且後來兩人順利離婚,我也以為應該沒什麼事。
後來,由於工作忙也沒注意娛樂新聞,直到2020年Johnny Depp告上太陽報,我才又關注兩人事件,因為媒體報導一系列的錄音及Johnny Depp這造說法,才開始覺得Amber Heard的指控有很大疑點,Johnny Depp可能才是受害者。雖然那場審判Johnny Depp敗訴,但很多人都從該場審判注意到Johnny Depp才是無辜的受害者。我相信#justiceforjohnny 這個tag也是從這個時候越來越多網友使用,受眾率越來越高。
這場審判開始前我也沒關注,一直到媒體報導Johnny Depp在法庭的有趣反應,我才注意到原來Johnny Depp告Amber Heard誹謗之審判已開始、還全程線上直播。
這個時候我才開始「追」起審判,但沒時間看直播,主要還是看審判的highlight及各方youtuber的分析。
我自己因為從小喜歡美國律政劇,本來想當律師但後來沒考上法律系就算了,所以對此審判除了喜歡Johnny Depp這個動機外,也覺得難得能看到「活生生」的真人美國律政劇,覺得很新奇有趣。當然也趁機看了一些法律類youtuber的分析,就當長知識。
而且,由於生性興趣廣泛,覺得這些審判各類專家出馬分析當事人在法庭提供證言時的肢體動作、心理學家分析兩造請來的心理分析專家的證言等也覺得值得一聽。
以下是感想文(笑),個性使然,好像不寫感想文,有點沒辦法結束這股「追劇」熱情。
一、Johnny Depp惜惜
最大的感想還是心疼Johnny Depp。
雖然是他的粉絲,但我一向只愛看作品,對演員私生活興趣不大,所以對他生平不太了解。
這次看到Johnny Depp的法庭證言,才知道他在這樣的家庭成長,形成他的用藥習慣、毒品、酗酒問題。
說老實話,倒也沒有太驚訝。他一直不是乖乖牌,也不是好萊塢的好人好事代表。年輕時也上過社會新聞。演傑克船長之前,他一直都不是好萊塢喜歡的Golden boy,演的角色也是一個比一個怪誕,但我就喜歡他這點。
直到演了迪士尼出品的傑克船長,成為巨星,才感覺他開始「正常」起來了。同時,他年紀也屆中年,有穩定的家庭,形象也轉向居家。身為粉絲也樂觀其成,覺得是他的生活穩定下來了。其實不斷有毒品、酗酒問題,最痛苦的應該是本人吧? 生活能穩定下來、事業也順利,當然很祝福。
當初他與Vanessa Paradis分開,與小二十幾歲的AH在一起,我在心裡也是有點不屑:唉,你也是個普通男人啊…。
後來負面新聞就開始變多,像把偷渡狗進澳洲、斷指事件等等,我也有點懷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現在才把一切連起來了,很多負面新聞根本都是AH直接或間接造成的。他們就是所謂的toxic關係。
其實聽錄音就知道他們真的不適合彼此。兩個都是家暴倖存者,但處理衝突的方式非常不一樣。JD是逃避,他不喜歡言語、肢體衝突,所以只要一大吵起來,他就會選擇離開現場;但AH認為就是要吵才能找到solution。這兩個人在一起只會成為怨偶。
本來好聚好散也就罷了,但AH為了離婚多拿點財產而提出家暴指控 (基於前後事件及證據的合理推論)、又把自己塑造成noble victim,讓JD莫名其妙被貼上家暴加害者標籤。AH或許是為了得到一些短期利益,也或許她覺得JD不可能出來告她。然而,這場審判讓一切攤在陽光下,不但讓世人知道誰才是家暴加害者,也同時看見誰的演技真的很爛,一個好萊塢線上演員在法庭上能夠演到所有肢體動作專家一致認為這一定在說謊,實在不容易。
言歸正傳,只希望JD能把他的正常事業及人生找回來,不要因為遇到這樣的人事物就對世間人情冷暖、對自己的人生過於悲觀。衷心希望快點看到他下一部好作品。祝福你。#JusticeforJohnny
順便幫他辯白兩事:
1、不看自己電影
有人看到他說他不看自己電影,就說他不敬業。
其實他以前接受訪談時就說過很多次他沒有看自己電影的習慣。
David Letterman:Is it a little insecurity?
JD:I don’t like watching myself, I prefer the experience making the film, making the film is great, the process is all fine, but then he is there.
影片在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RH7QcI-zqU
演員有很多種,有些演員其實本人非常害羞、不善交際。像JD雖然上節目會表現地很風趣,但你感受的出來,他有點迴避主持人眼神、講話速度較慢,整體上是比較慢熟的人。他這次上法庭說話方式也是如此,這應該就是他本人的風格。
看不看自己電影真的與敬業與否無關,愛看自己演出的演員,也未必每個演技都一定好,我想專業能力還是從專業表現來判斷吧? 下面這篇報導就報導了20位不看自己電影的演員,難道要說Tom Hanks, Al Pacino都不敬業嗎?
20 Actors Who Do Not Watch Their Own Movies And The Reason Behind Their Decision
https://www.buzzfeed.com/abhaahad/actors-who-absolutely-refuse-to-watch-their-own-movies
2、地獄梗簡訊
有些人因為他對Paul Bettany的簡訊裡說要燒死AH等等,就說他暴力。
首先這個簡訊的時間,是在與AH結婚前(兩人還感情不錯時),而且是好友在氣AH,他在開玩笑討他開心。而且他也解釋他喜歡Monty Python,女巫梗是來自其中一個短劇,影片在這:
She's a witch! (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rzMhU_4m-g
順便推薦一下:
Top 10 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 Moment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ChPAqPdDdw
(我超愛The Lumberjack Song!)
Monty Python: The Funniest Joke in the Wor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Wr1KtnRcI
跟現在流行的地獄梗的意思也差不多。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B0%E7%8D%84%E5%93%8F
我同意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個風格,但說地獄梗的人不一定就暴力好嗎?
二、對Metoo運動的影響
我是支持「Metoo運動」的,只是我覺得有些事情還是不能過於盲目,必須case by case看。
有些古老的指控,當時的受害者因為害怕權勢而不敢留證據、不敢報警,那麼可以理解。而且如果多個受害者針對同一個人物進行指控,有一定的可信度,那即使在沒有客觀、科學性證據下,讓一個人跌下神壇。雖然仍然有爭議性,但我覺得這個風潮可以理解。不過,在法庭上怎麼決定這個加害者的罪刑,還是應該基於法律。
然而,如果是近期的指控,當社會整體對於性侵、家暴已有較高的危機意識,在沒有任何客觀、科學證據情況,光靠一個人、單方面的證詞,不是很容易形成誣告嗎?
再者,我其實很不喜歡JD vs AH審判被扭曲為攻擊女權、支持女權的兩造戰爭。
不管是,支持AH的人,寫著believe in all women;
或者,討厭AH、討厭女權的人趁機罵女權。
我都覺得一樣模糊焦點。
「Metoo運動」不應該是只屬於女性的,這個運動應該是屬於所有受害者的。如果之前被認知為是前者,那麼只能說這個活動一開始就走偏了。
有些人在擔心這次審判會影響「Metoo運動」,我覺得根本上就是對「Metoo運動」的誤解。這次JD站出來,有些被家暴的男性也站出來接受youtuber訪問,這讓男性有勇氣去面對家暴的陰影。其實就像AH在錄音裡說的,「你敢站出來說你Johnny Depp一個男人是家暴受害者? 看誰會相信你,站在你那邊?」
男性也可能是受害者,卻沒人相信他們?
下面的文章也表達了同樣觀點:
Male domestic violence survivors say they feel the Depp-Heard trial is a turning point
家暴確實涉及雙方、情況複雜,也有被家暴者基於經濟因素、感情因素離不開家暴者,但是要宣導的是,如何教受害者去搜證,而不是宣導聽一面之詞就定罪。
我覺得這次審判給大家一個啟示就是,不要未審先判,沒有足夠證據就讓人社會性死亡,甚至身敗名裂。最終才發現,人心也可能很險惡,好人也可能被陷害。
「Metoo運動」如果走偏了,就應該快快修正,要成為所有不分性別的受害者真正的支持者,而不是支持利用社會運動而獲利的加害者。快速與AH這種人作切割,才能防止一錯再錯。
照片:還是最有眼光的Dior
https://www.dior.com/zh_tw/%E9%A6%99%E8%96%B0/%E7%94%B7%E5%A3%AB%E9%A6%99%E8%96%B0/%E6%8E%A2%E7%B4%A2-sauv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