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知道從哪裡聽來這句話:「年輕的時候要多看些殘酷的東西,免得年老看到時,會被嚇死。」

不禁在心裡回了:「如果運氣好一輩子沒看到不也很好?? ^_^

 

不過,我想我基本上是符合這句話的,有時很逼迫自己去看一些現實世界的殘酷面,看多了,反而對現實人生可能發生的美好,感到難以置信…, 有時心裡不禁浮起「只是藏起來了吧? 其實骨子裡是垃圾吧?」的質疑。

 

被朋友說過:「反正你就是一定要看到殘酷的東西才相信那是好的?

 

當時我們在討論《英雄》這部電影,我個人覺得這部片超不合邏輯,花了3/4的篇幅在舖陳「羅生門」式述事,但這個述事卻和最後的結局沒什麼關係,換句話說,如果只交代一個版本,則和結局的相關性也是相同的,對我而言,如果要用「羅生門」述事手法,那就至少該做到《羅生門》那部電影一般,真真假假難以得知,而且每個人都以自利的立場來描述自己的版本,而不同的版本間有些既定的衝突;但《英雄》除了每段故事不同顏色很漂亮以外,實在看不到什麼必要性,所以我覺得根本這段就是拿來騙老外的…;另外,情感上,對於「那麼多人為了一個人(李連杰的角色)的目標犧牲自己,但那個人卻在最後關頭放棄目標」這點,我站在那些犧牲自己的人們的角度看來,覺得這個人根本就是詐欺犯,結論是:我很討厭這部片。但朋友覺得該片五彩繽紛、「羅生門」的故事設定很特殊,她很喜歡,我也忘了她還說了些什麼,只記得她的評論裡包括上面那句。

我個人覺得這個評論不符合我們討論的邏輯,但她或許是因為我提到「每個人都以自利的立場來描述自己的版本,而不同的版本間有些既定的衝突」這點,而導出這樣的評論…。

 

我不禁自我反省了一下,這評論是否為真…?

以我對我自己淺薄的了解…(^_^ ~)

我並非見獵心喜,只是我傾向相信:人類的自利化傾向和脆弱使得真相往往殘酷,殘酷的東西當然 不好” (BTW,好的標準何在?),但殘酷的東西往往為真…,比美好到不可能存在的人事物來得「平易近人」。

 ~~ 人都是有弱點的,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

重點是要不要屈服於自己的弱點,而去做傷人不利己(甚至是傷人利己)的事…

一切都是選擇…都有選擇…。

 

對我而言,如果不能理解這個世界能有多殘酷,就無法了解小小的幸福/幸運有多美好;就像若把別人對自己的好,全都視為理而當然,則不會全心全意去感謝。我的確覺得殘酷的事物常發生,但我並非覺得殘酷的東西是好的,相反的,我會更感謝這世界有善良和美好的人事物存在。我覺得是人生觀的不同吧? 這個世界上,有人像我一樣,認知到這個世界是殘酷多於美好的,所以遇到美好的事時,在心裡讚嘆自己的幸運 (因為難能可貴~);但也有人是覺得這世界是美好多於殘酷的,所以遇到殘酷的事/或甚至不那麼美好的事時,一直抱怨自己的命/衰運。僅只是選擇的角度不同而已。

 

她給的評論應該修正一下,我的確覺得殘酷的東西為「真」的比例較高,但即使是我,也覺得殘酷的東西不會是好的。但我不懂的是,以這部片來說:死了那麼多人為了成就一個人的一個目標,那個人卻聽到三個字就放棄目標了,…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故事設定更殘忍,那個人才叫殘酷、「罔顧人性/命」吧??


原作:去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omit 的頭像
    Gromit

    活著沒事看電影

    Grom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