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rector: Martin Scorsese.
Cast: Ray Liotta, Robert De Niro, Joe Pesci
真的是馬丁叔叔的經典啊~
作品裡的獨特幽默感、音樂的契合度、獨具巧思的電影語言(最後在法庭走向攝影機的Ray,演員對鏡頭講話並非第一次在電影裡使用,但馬丁叔叔可以用的既讓人驚訝又會心一笑)。好導演和自以為是導演的差別在於會不會說故事,但好導演和大師的差別在有沒有個人特色。同樣的技巧人人會用,有人用的拙劣,有人用的恰到好處,我覺得這是馬丁叔叔耳提面命要電影系學生多看好電影的原因(註1),去理解有什麼技巧(語法)可用,而且了解大師怎麼用出精髓,用得自成一格,讓人難以仿造。
我個人真的覺得這片是馬丁叔叔的代表作,故事真實性高細節多,拍法乍看像紀錄片,卻有很多喜劇元素,再加上渾然天成的音樂,馬丁叔叔對音樂的用法實在太巧妙了~~ (大心)。我對電影配樂的基本要求是適合、合理性、不喧"聲"奪主、不干擾~ 雋永的電影配樂是不放在電影裡也很好聽,但我認知的最完美的電影配樂是:當你記起那幕時,連音樂都會重現!!! 你未必會馬上察覺,因為那幕和音樂早已融合成一體,此即最高境界的電影配樂!! 而且音樂的使用其自身可以做為輔助情緒,也可能造成反差,有時候反差的使用就是一種風格,此片中Jimmy開啟伙伴大屠殺的音樂即是如此,明明是掛掉一堆人,音樂卻屬明亮、快節奏性質,這種不突兀的反差是作者的筆觸,signature!!!
Robert De Niro超棒!!! (而且那時候的他好帥~~) 我個人覺得他這部演出雖然不是獨角戲型的絕對主角,卻絕對是生涯代表作,他把這個集合狡黠、溫柔、幽默、殘忍、甚至有點父親形象影射的角色演的恰到好處,收放自如。說老實話,以個人對演技的喜好來說,"Al or De Niro派?" 我是偏向Al派的,理由是因為De Niro的演技風格比較偏向"恰恰好型",有時候看他演比較收的戲,我會覺得光芒不夠,所以我愛看他演這種較外放的角色,比較過癮。
說起喬派西的代表作應該也是這部吧! 他的演出讓我會害怕跟這個人見面…也太喜怒無常了吧? 這種狂放也不是隨便的人都能演,要有壓迫感的演技,不然會覺得很像狐假虎威。Ray Liotta在當時不是那麼紅的演員,但他把這個"挑大樑"的角色演的很適任,後面變毒蟲以後的樣子真的很像…。
這部我隔了十幾年又看,以前看的那次因為是TV版,所以修剪頗多,自己小時候對電影理解也不夠,但還是重覆那句:真的好經典啊~~ 為什麼馬丁叔叔的電影都沒有Criterion Collection版呢? 我想看Mean Street and Raging Bull啦~
註1:馬丁叔叔有特別幫電影系學生(其實是所有人都能看啦~)上了兩堂視訊電影課(兩部紀錄片),第一堂是有關美國電影,原名是「A personal journey with Martin Scorsese through American movies」(台灣恐怕不好找),第二堂則是義大利電影(My Voyage to Italy)。這兩部我都很愛,有空有寫影評介紹一下。
PIC: http://www.tumblr.com/tagged/goodfellas?before=38
http://pyxurz.blogspot.com/2012/02/goodfellas-page-9-of-10.html
(很想找一張Robert De Niro的帥劇照,但google出來的個人照幾乎沒有沒在打人殺人威脅人的。只好將就這張不算很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