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導演:Neill Blomkamp.
演員:Sharlto Copley, Jason Cope, Nathalie Boltt.

這部好看! 簡言之。

套一句我朋友的評論「這是一部不把外星人當攻擊者,而是當難民的電影」,所以切入角度很有趣!! 我則覺得若用”本國人”對待”移民/難民”的角度切入也很有意思(PS:在美國海關目前還是用”US Resident” & “Alien”來分本國人和外國人的)。本國人的官僚是怎樣利用語言、法律、文化差異來漠視移民的權益,濫用職權不顧對方的生存、居住權利…。而普通的人們又是怎麼因為政府法令、媒體報導以及無知(對於對方的文化一無所知)而被誤導,變成變相的歧視(卻很理所當然、義無反顧);而移民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隨時提心弔膽,不是過度武裝自己(因為不安全感),就是過度怯懦(怕事、凡事不敢據理力爭)。在有法治且公平競爭的國家裡,移民最終可以經由融入社會、教育(包括語言)、工作…各種管道取得盡可能和本國人一般的權利(但生活上所受的白眼還是難避免);但法治不那麼公平公開的國家,其移民的權利就相對不受保障了…。

所謂民主又自由的美國,在二○年代也曾採取排華法案,天使島之類的慘案不斷,而二次大戰間的日本人集中營或許為了戰爭因素而非種族因素,但裡面有許多人是出生於美國的”美國人”,卻被當成敵人…,可見美國人對於外國人的排擠和歧視;即使是現在,當美國國內的工作機會減少時,外國人(即使有綠卡或出生在美國)仍是容易被犧牲的一群。唉,其實這是常態,在其他國家亦然,而美國並沒有比較”心胸開闊”。



回到電影,本片所採的假紀錄片風格也是個人很愛的電影形式。藉此形式本片也討論了媒體是怎麼處理題材,怎樣輕易地因為選擇性報導而忽略了真相,而所謂的專家、評論家們又怎樣輕易地評論、討論他們不了解的事。

另一點我很激賞的是,本片對於男主角的描寫。男主角本來是個覺得不用在乎外星人權益、外星人死了就算了的官僚;但後來他受到感染,慢慢變成外星人後,他才慢慢了解外星人的處境,了解他們也是有感情、有人生目標的生命個體,這些理解和同情都是慢慢形成,經由數個事件逐次影響(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被迫的無奈變化),而不是一夜改變的變化,更不是突然良心發現。他因為這些變化,後來也有些利他的表現(這邊有雷,所以刻意說的模糊)。



總之,我覺得這部在科幻片、移民社會學觀點上(我個人觀點啦~)、拍攝風格上(假紀錄片),都展開了新的格局,而且槍戰動作鏡頭拍得很好看(以其成本來說,算是很難能可貴了),我個人很推薦這部。

PS:故事背景是南非

PIC from
http://www.skyhunter.com.tw/blog/?p=2576 (大海報)
http://darkroom1024.blog124.fc2.com/blog-entry-473.html (機器人海報)
http://semiailing.blogspot.com/2010/05/district-9-trailer.html (human only sig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omit 的頭像
    Gromit

    活著沒事看電影

    Grom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