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角色點評】
徐家
徐爸
《黃金》此劇裡,我本來最同情的是徐爸(他的角色轉折之後同情指數也降低了),已經那麼努力了,卻什麼都改變不了。不是每個父親都有能力賺到錢,能負擔家計,能給家裡好環境(所以大家遇到盡力給予我們一切的父母,一定要好好感謝)。他生意失敗時已經老了,要再重新站起來並不容易。更何況,還遇上母親的大病需要醫藥費。看到孩子的苦、怨,他也難受,但他無能為力。
不過,個性決定命運,他也有自己的心魔:
(智安個性真的跟他很像,自尊心、責任感都超標的強。)
他為什麼一直不告訴家人他在作建築工呢?為何還要一直說謊?因為他自己對於他的現狀也不滿意,不願承認。
就算智安再怎麼想脫離現狀,他也應該直接了當說,撿到的是妳妹;但因為他總覺得全家人過這樣的生活都是他害的,他才無法說出口。
幫各位指個路,關於徐父說謊作建築工這點,吧裡的「身份的焦虑」帖有很棒的解釋!
但我無法理解:他朋友邀他去越南,為何不去呢?不想欠朋友人情?
曾經是厲害業務員、自己開公司做生意的人,為何選擇當建築工,而不是其他職業?因為太老?但是苦力不是更要求年紀?
或許是生意失敗之後,他整個自信心都垮了,所以才會在妻子及兒女前有點畏縮、抬不起頭來。換女事件時太太丶智安说的话才会让他退缩。
幾次角色轉折
以劇本的比重而言,徐爸是全劇最重要的第三個角色,比重多於赫與智秀。
他是第三個有階段性轉折的角色,目前能看到的轉折有四個:
(1)怕被獅群趕出的老獅子(換女事件前)
即使已經年事已高,仍想要盡力供給家庭支出,給妻子孩子想要的。
老獅子是第1集他對同事說的描述,這段他還說了「沒辦法養活家人,不如死了算了」,與後面其他階段的反應有呼應。
(2)背負原罪的老獅子(換女事件後)
赤祼祼地聽到智安、智泰被現實生活壓垮的心聲。
仍想要顧慮所有人的心情,就是顧慮妻子、智安心情才說不出換女之事。
即使聽到智泰說不希望小孩跟他一樣窮,仍想讓智泰結婚。
事情爆發後,一直擔心智安尋死,尋找智安,因為他了解智安個性,也因為去崔家前與智安的對話。
生意失敗、無法賺大錢像是原罪,妻子直接指責,子女雖沒指責,但他們已經被壓到喘不過氣的告白,讓他負罪感更強。因此,他一廂情願地認為必須重新做生意,重新站起來才能把智安接回來、糾正錯誤;在那之前他沒有立場去糾正錯誤。
徐父與智安相似的地方在於,兩人本來對於責任這兩個字有過多偏執,習慣把所有責任、問題往自己身上攬,如果他們願意說一聲:「我扛不住了,誰來幫幫我」,那家人會更理解他們的痛處,就算家人未必有能力幫忙扛,但至少他們之後不至於把自己弄垮了、走向極端。智安走了絕路,徐父雖然沒選擇死亡,但他選擇切斷關係,即下一個階段。
(3)刺猬形態(到26集見完智安後)
其實我不太了解與智安的對話,為何會讓他完全失去對家人家庭的信心,想要完全放棄。或許他一直把「找回智安」=「家庭能維繫下去」。也或許智泰想移民的事、與崔家的家、智秀不諒解徐家全加總在一起,智安說短時間回不了家,只是最後一根稻草吧?
覺得努力沒有意義,沒有人感謝、沒有人發覺他的努力,一切是如此徒勞。空有個家庭的形式,但裡面的人已經被生活壓到其心各異,又因為換女事件而分崩離析。覺得不被家人尊重,不想再為家人努力,想要去跑船。不過仍試著安排家人的未來,像跑船是為了有筆錢可供妻子租房。
這階段他像是進入刺猬形態中,全家大小看誰都不順眼。首當其衝是妻子的角色。「我的人生不是為了養妳而存在的」其實講到這句,這對夫妻已經差不多走到盡頭。
有些人斥責這個階段的徐父「沒有責任感」,是沒有責任感沒錯,這個階段他已經放棄了,不想再當一個丈夫,也不想再當一個父親了。
(4)夢想家形態
這個階段對家庭的心理狀態延續前期,但以為死期將至而豁然開朗,追求自己為了家庭子安放棄的、尤其破產後不敢奢求的夢想及生活方式。
到33集以為自己已得絕症,竟然露出微笑說「我終於能結束如此寂寞的人生」。開始染髮、買衣服、吉他,做這些本來因為沒錢想做不敢做的事。因為如果他死了,會有一筆保險金進來,保險金能解決房子貸款,此時便無須急著先退房還兒子錢;而且他死的話,兒子們也不用擔心他的養老問題。
在作為一名丈夫、一位爸爸之前,他是個活生生的人。他又未嘗沒有夢想,但為了妻兒、家庭,他必須為五斗米折腰。而今,生命所剩無幾,就算只有幾個月,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地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及人生夢想。
這階段對觀眾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不用再看他的苦情臉,我真的看到煩了,中間有一度看到他我就想快轉,因為看著太難過了。
35集跟智泰智浩都像在代表遺言一樣,感嘆自己是個無用的父親、釋清之前的誤會。36集看到他在清掃房子準備一個人躲起來等死。
37集則是集大成,把之前的海邊醉酒自憐談話,對孩子及妻子重述了一次,台詞已經把這個角色在這階段的心境寫的很好,所以以下引用。
他認為自己做為一個父親是完全被家人漠視的:「智泰打聽移民、智浩放棄上大學,沒有想要與我商量。」
自從破產之後,全家人就變了,擔心未來、埋怨父親,失去明朗的笑容。他便帶著負罪感過日子,覺得自己對不起全家:
「我知道、我理解你們,我沒覺得我不悲慘,很抱歉,抱歉得不知該怎麼辦了,抱歉得快死了,我都沒有力氣說大話讓你們不要擔心,所以一直看著你們的眼色。沒人和我商量沒人和我說心裡話,也不和我說生活中的事情。只是表面笑著,我裝作沒看到也笑著生活著,但繼續看眼色我也覺得很厭倦了。我現在知道對你們而言我是沒有用的爸爸了,是不稱職的丈夫,所以現在開始我要過我的人生。」
或許有些人會責怪他,不過必須先理解他並非處於很正常的狀態。崔父一直覺得胸口快爆炸,徐父則是已經爆炸後的結果。前期的徐家一直看到全家人對徐父發火或有聲無聲的抱怨,現在編劇轉向由徐父對家人的發作,去闡述作為無能父親的苦、悶、痛、怨、憤。
38集確認了他沒生大病。
我開始想像他知情時悵然若失的表情。想像他又開始擔心養老、給孩子負擔一夜白頭。至少這次老婆孩子會站在他這邊,如果他不繼續堅持推開的話。
一方面鬆了一口氣,還好這部不會死人。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觀眾,我好慶幸,之前的「偽」肚痛、「偽」吐血、「偽」身體不適,我快轉蠻多的。
(往後應會再轉折,屆時待續)
劇中重要性:反映社會現實
這個角色的高比重,可能是蘇編對千演員的偏愛,也可能是蘇編刻意要寫現代社會父親角色的無奈。
以前的年代父親只要努力,給孩子溫飽沒有問題,養到高中或大學畢業後,孩子就會展翅高飛。然而,現代社會比以前生存更不易,就算大學畢業,孩子們買不起房、租房子就存不了錢、更別說找不到正職,孩子們飛不出去多半還賴在家裡,成為父母重擔。
這劇裡的徐家則是另一種典型,父母無法成為助力,反而是重擔。
於是,徐家子女對自己的失敗會有意無意地怪罪父母。
其實這是編劇在明指社會階層流動停滯,你出身在哪個階層,就一輩子無法翻身。批判現今社會這點從徐父對徐母說的話:「千萬不要成為孩子們的負擔」「這是一個沒有父母的幫助,孩子們根本無力養活自己的世界」(38集),可以看出來。
不管能力再怎麼好,但有錢人家孩子硬是能空降,所以窮人家孩子再怎麼能力好,連正式員工都升不上去。理論上,一個社會走向社會階層流動停滯,只會是沉淪的開始,當人民覺得怎麼活都是無法動彈,怎麼努力都沒有希望時,人心也會更走偏鋒、更激進,社會傾向更不穩定。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處於社會階層流動頻繁的情況,窮人的小孩能透過義務教育受到妥善的教育,之後只要能力夠好,便能找到好的工作,就有機會轉為中產階級。
順帶一提,很感謝蘇編在智安的空降大學同學這個角色上,選擇完全負面的描述。真感謝她是如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才讓我們自我感覺好一點。讓大公司可以想一想,你的公司是要有能力的人,還是要空降員。
我認為徐爸的角色在反映整個社會、整個階級的父親角色的難與悶:「我都已經如此努力,但孩子還在抱怨我;我如此無力、無奈,又有誰會理解體諒。」我總覺得這角色是寫來給為人子女的觀眾看的,我們或多或少抱怨過自己的父母無權無錢無勢,然而他們也是人生父母養的,他們也不是生來懂得當父母,他們的人生意義及目的也不是只是當人父母。給自己的父母多點溫暖,他們已經付出夠多了。
我猜他的黃金光輝是:脫離對家庭的負罪感、破產後的失敗感,重拾自信,找回家人對他的信任。
千虎珍:他演的的確讓人同情難受;但因為和瑞英的父親相似性有點高,我有點免疫了,甚至有點小厭煩,sorry我比較不愛苦情角色。想看他別種角色看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