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的分解與再生】
寫個大方向,所以這部分就不一一指出集數了。
老話一句,這部戲因為過於囿於時間軸,的確有流水帳的問題,但是如果一集集一次看下來這個問題就會減少很多。徐家的片段常被認為瑣碎不好看,但如果把他們的故事串起來,就會覺得劇情邏輯合理,用很多細節在描寫一個家庭如何崩解與重生。
徐家的問題:雖然本來是感情深厚的一家人,但後來因為家道中落,每個人為生活所迫,感情也開始疏離。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還是比崔家來得感情好(嗯…這簡直是xx比雞腿),但遇到困境時仍然立刻快速崩壞。
個體之間的關係:夫妻感情冷淡已久,丈夫一味遷就,妻子怨嘆夫謀生能力不夠。另外,後面徐父「控訴」家人時提及妻兒/女已經很久不看他一眼、也不在乎他了。智泰覺得家庭家人是重擔,一起吃飯也不說話。智安對家人報喜不報憂,與智秀感情雖好,但也不提自己在外面發生的事(看她打架之後那天的情況)。智秀、智浩各行其是。以徐家而言,彼此關係的疏離、缺乏溝通理解,其實是其家庭崩解的隱憂。
破壞元素/爆破元素:換女事件後家人一個個離家,或在精神上更疏離。尤其之後徐父全面放棄家庭責任、捨棄與家人關係。
家庭的重新凝聚元素:徐父疑似生病,先在形式上重聚,全家一起要求徐父檢查身體(38集)。得知是想像癌之後,全家人在精神上經過自我反省、合力以親情及關懷治療父親的心病(39集)。目前家人彼此關係已修復也重拾溝通。
不過,我始終不理解為何編劇要讓徐爸真的得癌症。難不成只是想要他投保的保險解決徐家的經濟問題?如果有人想通的話,請告知我,我懶得想了。
比起一些有明確「我們感情在破裂喔~吵給你看」「我們在修復感情喔~哭給你看」重頭戲的戲劇形式,這部劇用很生活化、很不著痕跡的方式來描繪徐家破裂及修復,甚至有時刻意展現徐家人的無處可逃、像胸口悶著一口氣般地活著,所以徐家人的戲看起來的確比較沉重。至於這種描繪方式喜不喜歡就見人見智了。我個人覺得比一般家庭劇來得有意思,不過我個人本來就不太喜歡一般韓國家庭劇過度渲染情感的風格。
討厭這部述事風格的人,我猜你們一定也很討厭是枝裕和和侯孝賢的電影吧?
【崔家的分解與再生】
崔家的問題比較複雜一點,因為後面有個海城集團利益及特定價值觀體系在,所以與海城、尤其外公的意向是連動的。
一、從崔家問題說起
崔家的問題:每個個體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位置、命運,全由外公或父母來決定,被規定要為海城集團而服務。因為被設定成機器人,高度否定個體價值,所以導致關係疏離、沒有家庭感、彼此毫無溝通甚至互相猜忌。
個體之間的關係:夫妻失合互扯後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僅限於業務聯絡。孩子之間不談自己的事。唯一溝通管道暢通的是崔媽&外公,但這兩人也是家庭無法發生效能的始作俑者。。
破壞元素/爆破元素:換女事件及愛上智安導致道京的漸漸覺醒;智秀入崔家導致崔爸的漸漸覺醒。智秀對崔家的抗拒、道京覺醒、崔爸覺醒漸漸動搖崔媽,但仍無法改變她。瑞賢始終在編劇及崔家人的關注之外,幫妳哭一下。
二、海城層面
崔家的內部問題,除了成員本身的問題之外,最根本問題在於外公的控制及崔媽的過度爸寶,而此問題的背後又有對海城這塊肥肉的渴望,為了等外公青睞、把海城賜給自己,所以才要聽話。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取下海城、改革海城。
破壞元素/爆破元素:姨媽姨夫發動奪權,引發海城內部鬥爭。
外公位居最高位、控制所有人的解決方案:兩次心梗&被姨媽姨夫鬥爭奪去會長職位。
海城集團意識形態僵化的解決方案:道京當上會長!進行全面改革。
編劇比較漂亮的一招是借刀奪權。因為編劇將道京及崔家人設設計成宅心仁厚,所以鬥爭勢必得由外而起,道京則採防衛而反攻之。姨媽姨父自然成為鬥爭主力,借姨媽姨父的刀,卸下會長的權位,再讓道京以自己的實力(女友爸爸開外掛)登上高位。
當外公不再是會長,他的話語權減少,以權勢壓力的手段減少(對徐家威脅減少),無法用海城這塊肥肉來控制人,崔媽才可能軟化,道京等後輩才能得到自由。而且只要道京能在坐穩會長位置,外公崔媽就更難干涉控制他。
道京在海城集團達成改革的意義在於:帶來新氣象,用人唯才,而不是聽外公話的人才被重用,開啟海城的新文化。這樣不管道京、智秀、瑞賢,都不用扮演樣板式的角色,才能選擇自己要過的人生。
三、回到崔家
先解決海城層面對崔家一直以來的外力限制作用,崔家才能單純以家庭的角度來看彼此的關係。
由智秀進崔家後,尤其後期處理京安戀、赫秀戀,編劇將崔家內部的問題歸諸於:崔媽過於爸寶及太堅持海城原有的意識形態。繫於一體的好處是:只要崔媽願意改變,事情就解決,但壞處是:好像別人都沒錯一樣,兩造角色趨於偏平。
家庭的重新凝聚元素:(1)崔爸覺醒後的最後一擊,離婚協議書;(2)閔部長爆:崔媽,我恨你但崔爸愛你。導致崔媽覺醒。
由於編劇把崔媽編成崔家最大問題,所以要和解必須要有崔媽的覺醒。
劇情給崔媽的覺醒刺激有數個階段:家人一個個離家、爸爸生病、妹妹鬥爭、先生要離婚、兒子不讓她復職,最後一擊則是閔部長告知她25年前的秘密。 不過,我覺得劇情並沒有給夠篇幅來梳理每階段崔媽的覺醒過程。較明顯的改變在:崔爸提出離婚協議後崔媽明顯有動搖;閔部長那段崔媽則讓處於崩潰邊緣。
51集之後崔媽整個變個人,又是向崔爸說開誤會道歉、又是向徐家道歉、甚至還答應京安戀,由於轉折地太快了,實在有些突兀。比起編劇對徐爸各種廢話連篇,對崔家還真是惜字似金。
52集崔家完全就變成和樂家庭,簡直像我小時候看的社教片『愛的進行式』,之前那個沉悶拘謹的崔家到底去哪了?崔媽一人改整家改,哇~夫妻之間有愛情真重要。個人覺得最好笑的是,連外公及姨媽都有改變…,罷了,沒什麼好認真深究了。大家都幸福就好~啾咪~。
以分析角度看來,編劇對崔家的寫法也是步步為營,把障礙一個個攻破。尤其,49集道京、崔父主動出擊,一個掌權海城、逼宮外公,一個想過自己的人生而迫使崔媽面對現實,可以說是寫得堪稱精采。不過,相對於徐家幾乎寫了四十集的篇幅,崔家寫的部分還是偏少,所以崔媽心情的轉折,家庭的和解都有些突兀。而且,崔家劇情推動方式有點淪為爆梗,我個人不太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