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對這篇新聞的隨筆:
才進入外商公司3天就閃辭...制度嚴謹、完整SOP,遇到人性被制度挖空的公司,快逃吧!
我一開始的反應是本來就應該自己負責,父母這樣教沒什麼不對,會把書亂丟本來就是那個學生的問題,老師太寵了。我們家就是這樣自生自滅的家庭,父母是不會盯著、罵這種事情,但因為覺得小孩應該自己處理所有課業相關的事,所以不自己不管理好,也不會有人來幫忙。
但後來作者提到那小孩很冷,我突然覺得,是啊,我就是個很冷的人。
因為從小就覺得不會有人幫我,所以很少有想找人幫忙的想法。
有時候別人也是有心無力,我兩次出國留學,準備所有繁雜的資料手續,我父母也不精通日文英文怎麼有辦法幫忙。
在外面心情受傷了,要是回家告訴父母,母親反應就是反正一定是妳的錯,父親或許想幫忙說話,但大部分還是選擇沉默。
所以自然而然就習慣了,有傷自己療傷,找不用麻煩別人的方式解決。像寫下來,像找抒壓的方法。
一直到近年,我父母才漸漸了解到,有時候不一定是我的錯,
也學著站在我的角度看事情。
有時候覺得就算是吵架,如果能讓他們了解我活得有多絕望多辛苦,
他們也能會慢慢理解我這個人、我遇到的事情、我的疲累。
我忘了,我什麼時候變成比較有溫度的人,
去日本的時候嗎?
因為別人幫助了我,而我處在需要被幫忙的情境,而感受到人的溫暖了嗎?
現在的我倒是很願意幫忙別人,也不太會求回報。
因為曾經被幫忙過,覺得應該Pay It Forward
有老師曾說我:你不說,別人怎麼知道你需要幫忙。為什麼不開口請求幫忙?
我的想法是:我不確定別人是願意幫忙的,我總覺得在這世界上我就是一個人活著的,多數人不會想幫我。我只能自生自滅。我是這樣長大的,所以只懂得這樣活著。
看著別人遇到小事就找人幫忙,我很驚訝。
看著別人情緒一受傷就找父母訴苦,我曾經很驚訝。
喔…原來是可以請人幫忙的嗎?
但同時我也聽過抱怨。
那個人動不動就找人幫忙。到底要我幫忙搬幾次家,我又不是搬家公司的。
所以尺在哪裡?線在哪裡?
沒有正確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