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終於要到談劇情的最後一段了。其實這段不是影片的最後一段,但我想留在最後談。

立花亡魂記者問部隊長說:你怎麼看現代的日本?
部隊長先說:「才一個人死了記者就鬧成這樣,表示日本真的和平了。」(不不不,隊長您所言差矣?,這是因為死的是"要人"啊,是個東大教授、未來的閣員啊,如果是個沒有新聞價值的人的話,這個世界"依然"是視人命為草芥的呢? 有沒有很熟悉親近? 這跟和平是不相干的~就算是你們那個年代,山本五十六突然被掛掉,也會有一堆新聞報的啊~) 
部隊長又說:「我們為國捐軀就是為了更好的日本,我們是如此祈禱著祖國成為一個和平繁榮美好幸福的地方,我們只是希望子孫幸福,偶爾想起我們…但看到現在這個(精神痿靡的--我加的)日本,我懷疑大家真的得到幸福了嗎? 我們的戰死到底有沒有意義?」
立花:「這只是您的一廂情願啊,我們不過只是被遺忘的一群人啊?」

最後感想:記者這種靈魂真的是到死都愛問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啊…。又放錯重點了嗎?
這段恐怕是劇作家的自我表態、解悶抒懷吧? 他大概很看不慣現在這個亂七八糟、沒有中心主旨、沒有未來方向的日本吧? 但這不單單只是日本的現象,這是我們所生存的世界,這叫多元化。

幸福,是種自我定義,你們所認知的、六十四年前的人們所認知的幸福,未必是這個年代的人想要的。反之,你們的所謂的幸福、渴望的未來,有可能對這個年代的人而言是不合理的、不合國際法的、不人道的。一個人幸不幸福端看自己怎麼看。那個年代被政府逼迫去送死的你們,看著現在自由自在地選擇自己要的人生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去羨慕而是感慨?? 大概是你們看到的是半夜那群死小孩懶大人,認真工作的學者又被你們殺了,所以你們看不到快樂地追求著自己的興趣、所愛的人們。在我看來,比起那時相信政府亂畫的大餅、放棄自己的家庭戀人及人生、為了國家去做無謂的犧牲的你們,現在這群人為了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夢想汲汲營營實則幸福的多。

PS:第二次看時注意到,其實透過志村角色的獨白,劇作家為幸福下了定義:「幸福是滿足於現在,無所欲求的心。」(現在に満ちたにことこれ以上望まない心。) 嗯,不過我的感想沒什麼改變就是了。

你問說你們的犧牲有沒有意義。報告隊長,從來就沒有意義。你的死、你的同袍的死本來就是叫「送死」,一個即將敗下陣來的軍隊、一個死不認輸的政府、一場本來就是傷亡慘重無人獲利的戰爭。其實,不論在什麼年代,在戰爭裡,本來就沒有任何人的死亡擁有意義(啊…或許希特勒的死有點意義吧?),你們對將領及高官而言只是數字,不管你們是否曾有家人與夢想,在戰時經歷什麼苦難,沒人記得也沒人在意。這不是你們的錯,更不是這個世界的錯,錯的是把你們送去戰場的政府高官們,錯的是有野心控制一切、佔領一切的軍事將領們,雖然讓人沮喪,但斷送了你們的青春、你們的美好人生並沒有給任何人帶來好處。唉~我真心的同情你們,惋惜你們的年輕、你們本來能獲有的絢爛人生。

如果這部片的邏輯成立的話,我不懂你們幹嘛回南方海上,每個人都找個看不慣的人殺,留在日本玩玩吧,雖然人事全非,好歹比南方海上好玩吧? 晚上可以去Pub聽年輕人唱Rap啊? 這樣木谷少尉也可以留在女朋友身旁啊,她都等了你一輩子了,現在可以陪她聊聊音樂了吧? 不過這個邏輯成立的話,所有戰死的英魂都回來,日本會是鬼國吧。嗯…突然想到這部片裡活人真少啊…?

PIC from
http://blog.xuite.net/small_bells/jp/37028874 (發表記者會-小栗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omit 的頭像
    Gromit

    活著沒事看電影

    Grom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